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刑事法 > 刑法量刑 >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3-03-17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       什么是公款

  公款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财政资金,包括各种税收、基金、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等。这些资金都是由纳税人或者其他缴费人交纳的,用于支持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的运作以及社会福利事业。

  在中国法律中,公款具有特殊性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使用,并接受监督和审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或私自占有公款。如果发现违反规定使用或挪用了公款,则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是指挪用金额在10万元以上但不超过100万元。这个标准适用于公款挪用罪的量刑标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案件中是否构成“数额较大”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被告人职务、行为方式、时间长度等情况。如果被告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长期、多次地挪用公款,则即使金额没有达到10万元也可能会认定为“数额较大”,并按照更重的量刑标准进行处理。

  从上述情况看,犯挪用公款罪的职务人员,应当根据其犯罪所涉及的金额及有坏账等情节,分别进行定罪处罚。无论金额大小,对公款挪用犯罪行为都应当加以认真重视,并以严厉的惩治制止,以此来提高公务人员的正当利用公款的意识,维护公共财物的正常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