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民商法 > 合同终止 > 解除合同后是否可追究违约责任? 解除合同后是否可追究违约责任

解除合同后是否可追究违约责任? 解除合同后是否可追究违约责任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3-10-07

  合同终止后,还是可以追究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违约而终止合同的,行使解除权的一方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项下权利义务的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清算条款的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解除合同后是否可追究违约责任? 解除合同后是否可追究违约责任

  解除合同的特征

  1、合同的终止仅适用于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法律快车提醒您,有效合同是指依法成立,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合同只有在合法成立并生效后才能终止。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没有终止的可能性。

  2、合同的终止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或原因)。根据终止权的基础,此条件可分为约定终止权和法定终止权。

  3、终止合同需要终止行为。终止事由发生后,合同不会自动终止。只有在当事人在有效期内行使终止权时,合同才能终止。

  合约违约的分类

  1.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也称为先前违约、违约前、早期违约或预期不履行,是指一方当事人明示或暗示其不会在规定的履行期限之前履行合同的合同法律制度。这导致了双方之间的某些权利和义务。

  2.实际违约

  (1)不履行,包括根本违约和拒不履行;

  (2)未按约定履行以及其他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如延迟履行、履行有缺陷、履行不完整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完整的表演包括部分表演、表演位置不当、表现方式不当。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