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逃逸致人死亡的怎么处理 无证酒驾致人死亡逃逸判刑多少年


酒驾导致人死亡后逃逸的,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需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除了受到刑事处罚之外,该行为人的机动车驾驶证还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永久吊销,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无证酒驾致人死亡逃逸判刑多少年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涉嫌刑事犯罪,因侦查阶段只能委托律师会见嫌疑人了解案情,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介入案件,由律师在查阅相关案卷及会见嫌疑人后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同时还要结合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就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犯罪其可能面临的刑罚,能否取保候审及其他情况作出一个详细的分析。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民事赔偿,按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划分,由肇事者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赔偿)赔偿,如果是因为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用人单位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数额需要您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以便计算(如死者的年龄、户口类型、被抚养人的人数和年龄、事故发生地等信息)。
酒驾逃逸后第二天自首应该如何处理
司机酒驾发生事故之后,有些司机害怕被处罚就会逃逸,等自己第二天酒清醒之后才去自首。这种逃逸的行为也是会遭受到法律处罚的,作为司机应该要清楚。那么,酒驾逃逸后第二天自首怎么处理?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两者的刑罚幅度是完全不同的。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把握,对于肇事人同时具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从重情节,在决定是否从宽处罚时更要从严把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