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劳动合同书

(全日制用工使用)

(示范文本)

 

 

 

  方:                                  

 

 

  方: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保证向对方提供的与签订、履行劳动合同相关的各项信息真实有效。

2、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4、除约定服务期和竞业限制两种情形之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甲方(用人单位)名    称                                                


住    所                                                


劳 动 用 工 登 记 证 编 号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联系电话                                                  


 


乙方(劳动者)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户籍所在地                   身份证号码                            


现居住地址                                                        通 信 地 址            


联 系 电 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 合同期限采取下列第        种形式:

1、固定期限。合同期自                    日起,至         

            日止。其中,试用期自                        日起,至

                         日止。

2、无固定期限。合同期自                    日起。其中,试用期自

                        日起,至                         日止。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本合同自                    日起,至                                        工作任务完成时终止。其完成的标志是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第二条  乙方同意根据甲方生产(工作)需要,从事               岗位(工种)工作,乙方工作地点在              

 第三条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条  乙方所在的岗位实行下列第           种工时制。

1、标准工时工作制。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

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3、不定时工作制。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的,须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第五条  甲方因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六条 甲方保证乙方在合同期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休息休假权利。

   三、劳动报酬

   第七条 甲方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和生产经营特点等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甲方应按照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结合乙方所在岗位及技能水平、劳动成果等情况,确定乙方的工资水平。

第八条 乙方在试用期工资为         /月。

乙方试用期满后,甲方应根据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确定乙方实行下列第

      种工资形式:

1、计时工资。乙方工资标准为         /月,绩效工资(奖金)等按照甲方的工资分配制度和乙方实际劳动贡献确定。

2、计件工资。甲方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计件单价为      元。

3、其他形式。                                           

第九条 甲方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乙方的劳动报酬,每月     日为发薪日。

第十条 本合同期限内,乙方的工资调整按照甲方的工资分配制度或本单位《集体合同》确定。

第十一条 甲方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或在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依法安排乙方补休或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第十二条  在合同期限内,甲乙双方必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依法应由乙方缴纳的部分,由甲方从乙方工资报酬中代扣代缴。

  第十三条  乙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有关待遇,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有关待遇,按照国家、省和本单位《集体合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乙方因工死亡及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有关待遇,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乙方其他福利待遇,按照国家、省和本单位《集体合同》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及职业危害

第十七条  甲方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向乙方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对乙方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十八条  甲方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劳动安全、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规定,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保障乙方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九条  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乙方对甲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第二十条 甲方按照国家关于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规定,对乙方提供保护。甲方安排乙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应定期对乙方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六、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第二十一条  甲乙双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依法、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本合同约定的内容,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七、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第二十三条  甲乙双方解除、终止本合同及支付经济补偿金,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甲方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向乙方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乙方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乙方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甲方依照本劳动合同有关规定应当向乙方支付经济补偿的,在甲乙双方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

八、争议处理

第二十五条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九、其他事项

第二十六条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七条 本合同期内,乙方居住地址、联系电话及通信地址等事项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甲方。

第二十八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在合同期内,如本合同内容与国家、省有关新规定相悖的,按新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第三十条  本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及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甲乙双方应妥善保管。

甲方(公 章)                       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签章)    

                                            

 

 

 

 

 

劳动合同变更栏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对______ _____月______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作以下变更: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签章) 

 

                                  

 

 

 

 

劳动合同续订栏

甲、乙双方原订劳动合同已于   ____  ___  ___ _日期满,经双方协商同意续订合同。

 合同期限采取下列第        种形式:

1、固定期限。合同期自                    日起,至         

            日止。

2、无固定期限。合同期自                    日起。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本合同自                    日起,至

                                    工作任务完成时终止。其完成的标志是                                  

双方约定其它内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公 章)                      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签章)     

   月                                     

 


展开全部

诉讼离婚需要多长时间
当夫妻感情破裂,选择通过诉讼离婚时,大家往往会关心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多长时间。毕竟,时间拖得越久,身心的疲惫和不确定性就会越多。诉讼离婚的时间通常为3到6个月,诉讼离婚的耗时并非固定不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婚姻法

2025-04-03
结婚证遗失对诉讼离婚有影响吗
当夫妻关系走向尽头,离婚成为无奈的选择时,很多人关心在哪些情况下法院可以直接判决离婚。毕竟,快速、合法地结束一段破裂的婚姻,对双方而言都可能是一种解脱。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于可直接判离婚的情形有着明确规定。

婚姻法

2025-04-03
身份证丢失如何办理诉讼离婚
身份证丢失如何办理诉讼离婚?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并补办新的身份证。在补办期间,可以办理临时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具有与正式身份证同等的法律效力‌。在起诉离婚时,如果身份证丢失,可以凭借临时身份证或户籍证明等有效证件提起诉讼。

婚姻法

2025-04-03
哪些情形可直接判离婚
当夫妻关系走向尽头,离婚成为无奈的选择时,很多人关心在哪些情况下法院可以直接判决离婚。毕竟,快速、合法地结束一段破裂的婚姻,对双方而言都可能是一种解脱。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于可直接判离婚的情形有着明确规定。

婚姻法

2025-04-03
诉讼离婚必须经过调解吗
诉讼离婚必须经过调解吗?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这意味着调解是诉讼离婚的必经程序。‌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法定程序,旨在通过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或妥善处理离婚相关事宜。

婚姻法

2025-04-03
子女抚养问题在诉讼离婚中如何解决
在诉讼离婚的诸多事宜中,子女抚养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关系到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也是父母最为关注的焦点。法律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始终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作为核心原则,力求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婚姻法

2025-04-03
诉讼离婚中财产分割怎么办
在诉讼离婚过程中,财产分割是极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双方的切身利益。当夫妻感情破裂,通过诉讼途径解除婚姻关系时,合理合法地分割财产,能够减少纷争,为双方开启新生活奠定基础。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诉讼离婚中财产分割的相关内容。

婚姻法

2025-04-03
诉讼离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首先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则应当准予离婚。

婚姻法

2025-04-03
如何提起诉讼离婚
当夫妻关系走到尽头,双方无法通过协商和平分手时,诉讼离婚就成了一种常见的选择。诉讼离婚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和要求,了解这些内容对于顺利推进离婚进程至关重要。提起诉讼离婚是夫妻双方在无法通过协议达成离婚意愿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婚姻关系的方式。

婚姻法

2025-04-03
诉讼离婚需要哪些材料
起诉状‌:需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明确诉讼请求,并详细说明离婚的事实和理由。身份证明‌:原告和被告的身份证复印件,用于证明双方身份。婚姻关系证明‌: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若结婚证丢失,可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开具婚姻关系证明。

婚姻法

2025-04-03
1
免费下载
微信扫码关注领取下载码
输入下载码可免费下载
2
付费下载
付费30天内本文档不限量下载
特价:¥1.9 原价:9.9
微信支付
付费后若不能下载,请刷新页面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