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常识
消费知识是指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过程中所应掌握的与商品或者服务 有关的基本知识。它主要包括有关商品和服务的基本常识,如选购电器的常 识、选购食品的常识、选购贵重物品的常识等

公民可以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都有哪些
1.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2.人身权利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自由和尊严,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3.财产权包括: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
5667人阅读2022-12-29

个人转让二手车要缴纳哪些税
二手车的转让价格低于车辆原值,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也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二手车的转让价格超过原值,应当按照2%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同时,对个人转让二手车取得的所得,应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71409人阅读2022-12-29

抵押车安全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抵押车是不安全的,除非你的法律知识很丰富,你能够签订一些合同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听那些车商所给的各种承诺,就算债权清晰都不能保证不会出问题。抵押车的手续是合法的,但是存在一定的经济纠纷,所以不能够过户,也就是不能通过正规渠道拥有它,你的很多合法权益也将得不到保障。
38960人阅读2022-12-28

国家公休假规定
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一般是11天。我国法定节假日分三种,一种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另一种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还有一种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其中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总共有十一天,包括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国庆节3天、中秋节1天。
55819人阅读2022-12-27

民事判决书一般多久出来
十日内。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审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复杂的可以延长六个月,一审简易程序审限为三个月;案件的审判程序一般要经过多次开庭审理,查清案件事实,查清案件事实并有相关证据证明后,法院才可以宣判,当庭宣判时,法院不能立即作出判决书,所以一个案件定期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判决书。
25344人阅读2022-12-27

什么病可申请大病救助
可申请大病救助的大病是指:医治花费巨大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一般包括: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需要进行重大器官移植的手术、有可能造成终身残疾的伤病、晚期慢性病、深度昏迷、永久性瘫痪、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和严重精神病等。
20685人阅读2022-12-27

行政判决书是什么意思
行政判决书是因诉讼人认为国家机关或组织侵犯其合法权益提起的诉讼,法院为该案件的判决制作的文书。当认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机关或组织侵犯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按照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审理终结,最后,根据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判决文书。
74883人阅读2022-12-26

民事判决书下来了确实没钱怎么办
民事纠纷中,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如果债务人没钱赔偿或不履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以依法执行被执行人所有的财产,并可采取将祉执行人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措施。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也可以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待有履行能力后或随时恢复执行。
45878人阅读2022-12-26

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也称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也称行政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也称刑事责任)。违反民事、经济法律规范的,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承担方式有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赔礼道歉等十种方式。
23875人阅读2022-12-26

我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
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1、提案;2、审定;3、起草;4、议决;5、公布。公布是修改宪法的最后程序,也是必经程序。未经公布的宪法修正案不具有法律效力。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由我国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我国已经通过了四个宪法,然后进行了五次修订。
50943人阅读2022-12-26
最新问答
最新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