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网 > 法律知识 > 社会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 > 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 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公安机关未及时查处怎么处罚

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 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公安机关未及时查处怎么处罚

何平律师
四川秦巴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2-05-23

  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三):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不及时查处或者采取有效措施,严重不负责任的,予以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到未成年人或其父母、其他监护人、学校关于他人违法犯罪的报告后,未及时查处或采取有效措施,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 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公安机关未及时查处怎么处罚

  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公安机关未及时查处怎么处罚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8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诱骗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查处,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人身安全。

  公安机关是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民的权利,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机关,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公安机关接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报告有人教唆、胁迫、诱骗未成年人进行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当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及时赶到现场依法查处或者根据情况采取保护措施或急救等措施,以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如果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违反法律规定,没有及时赶到现场、及时查处或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是失职。

  如果由于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玩忽职守罪的有关规定追究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是指造成未成年人或他人伤亡等严重后果。对于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接到报告后,没及时查处或者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其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给予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以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直至开除公职等处分。对于接到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也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但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当公安人员赶到时后果已经发生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应对公安人员追究刑事责任或给予其他处罚或者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免责声明: 本站法律法规内容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及咨询线下律师。
相关文章
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关联类别
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