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上下班出交通事故示工伤吗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算工伤吗
确定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是否为工伤,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条例中明确列出了可视为工伤的情况,例如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场所因公务受伤,或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受伤等。至于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只有在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前提下才能被认定为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交通事故工伤怎么赔偿
在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情况下,赔偿方式明确规定:已由交通事故支付的医疗费、丧葬费等,企业或保险机构不再重复赔付。若交通事故赔偿包含死亡或残疾补助,工伤保险不再发放相应的一次性补助金。如交通事故赔偿金额低于工伤保险补助,企业或保险机构需补足差额,以保障受伤职工的权益。除此之外,受伤职工仍可享受其他工伤保险待遇。若受伤职工因肇事者逃逸或其他原因无法获得交通事故赔偿,企业或保险机构应给予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赔偿的期限是多久
工伤赔偿期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参保了工伤保险的赔偿,这种情况下,雇主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将自行承担这期间的费用。另一种是因工伤待遇争议引起的仲裁申请,期限为一年。要进行劳动能力复查鉴定,需在鉴定结论作出满一年后进行,工伤认定资料需保存50年。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